每一个到过舟山渔场的人都会被这里“千帆竞发,百舸争流”的壮观场面所震撼。舟山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,不断创造着海洋渔业经济的巨大成就。同时,海岛人以他们特有的勤劳和智慧,构建了海上与陆上的双重平安。
关键词一:“娘舅船” 大海是舟山人赖以生存的“衣食父母”。然而,丰饶的渔场内并不平静。一下碰撞、一句口角甚至不经意的一次下网,都有可能在渔民之间引发一场纠纷乃至冲突。为及时化解海上矛盾纠纷,舟山各地普遍建立了海事渔事调解小组,一批威信高、素质好的党员干部和退休船老大成为调解员,一旦接到消息,他们立即坐上调解船,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用情和理熄灭矛盾双方的怒火。这些被渔民们亲切地称为“娘舅船”的调解船,把渔事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延伸到了作业海区。2005年,普陀区有85%以上的海事渔事纠纷被“娘舅船”及时化解。
关键词二:海上“110” 海上的违法犯罪活动、事故安全隐患同样威胁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公安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上发挥了主力军作用。嵊泗县建立了海上“110”报警系统,有力地打击了海上违法犯罪。罗家岙边防派出所最早在辖区推出了“为渔船民守夜”活动,由村民组成的专职护港队与民警一起24小时在港区巡逻,给发现有安全隐患的船只填写警示单,给舱门敞开的船只一一上锁(钥匙统一放置)。
关键词三:平安“网” 海上平安与陆上平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,有了稳定的“大后方”,渔民们才能安心作业。舟山巧妙地织了一张维护治安稳定的“大网”,岛际进出口、交通要道等是一条条“网线”,社区警务室、专职平安队伍、义工治安巡逻队是一个个“网结”,各类专项行动和各种平安机制则是“收网绳”,把各种威胁陆上平安的违法犯罪活动“一网打尽”。此外,卓有成效的矛盾化解机制、社会保障体系、文明创建活动也为海岛的平安加上了重重的砝码。 “天蓝蓝,海蓝蓝,拉起锚,撑起帆……”雄壮的渔歌号子唱出的是海岛人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,而海岛上无处不在的平安正是舟山人意气风发的坚强保障。
|